第(1/3)页 烽烟不止马蹄疾。 永乐六年注定是一个被铭刻在历史的年代。 人类总是在毁灭自己的道路上疾行不止,为了一时的野心,给后世子孙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。 灾难不仅绵延给了后世子孙,同样还有身处这个时代的人。 绝大部分的平民,注定被权力和欲望裹挟,湮没在战争的洪流之中。 西域、漠北、亚西南,东海、南海、天竺洋。 野望的争锋从来没有媾和,不是西风压倒东风,就是东风压倒西风。 从永乐六年初夏,直到寒流再次从漠北南下,烽火从没有停息过。 虽然现在爆发的战争还停留在小规模的局部冲突,英或大明还没有亲自下场,却并不是因为彼此保持善意。 而是彼此在没有确凿的把握之前,克制着没有选择动手。 联众军的部队,在半年后仍旧没有完成对莫卧儿的围剿,甚至脚步一度只能在边境停留。 有了大明的武器支持,以及在西征大军的虎视眈眈之下,莫卧儿的边境线就好像长满刺的骨头,让这些鬣犬无从下口。 联众军固然有百万之众,但仓促成立的军、政利益体,因利益走到一起,却也因利益彼此掣肘。 谁也不愿意拼尽全力作战,总想留有最大的余地去做船上的渔翁。 然而他们却从没去想,对面的是万众一心只为守护家乡的战士,带着以血换血的决心,背水一战,寸土不让。 尽管威尔斯一道又一道的命令,催促着联众军迅速拿下莫卧儿,好对大明完成合围。 可他却低估了人心,和自私的人性。 朱棣同样也很难受。 他恨不得今晚就登上前往西域的列车,明日一早就亲自指挥大军作战。 可理智却告诉他,冷静,一定要冷静。 贸然开战对大明是最坏的选择,他需要做的是继续审时度势,运筹帷幄。 永乐六年,就即将在彼此摩擦又彼此克制中度过。 直到十一月的某个清晨,一封加密却没有署名的密函,被狗儿呈上他的案头。 “十年灯火为谁明,望断归鸿万里程。几度花开还又落,西风不解又复生。” 看着那熟悉的犹如狗爬一样的字迹,朱棣乐了。 “狗东西,你果然没死,就是这狗爬字什么时候能好好改改?” “十年灯火为谁明?” 喃喃着几句言简意赅的打油诗,朱棣望着哔啵的烛台陷入了沉思。 暮色渐入夜,终将缓缓明。 直到天边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没入殿内,朱棣方骤然惊醒。 “好!” 第(1/3)页